2023考研录取工作已结束,成功上岸学长学姐的上岸经验可以帮助接下来的考研萌新们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今天为大家带来金程考研学员吴同学上岸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D组金融专硕经验分享,同学们收好,以下内容为学长自述!
录取: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硕士D组金融分析师
本科:兰州大学核化工与核燃料专业
分数:政治64 英语80 数学125 专业课116 总分385
标签:二战三跨考生
写在前面
本科为兰州大学,核化工与核燃料专业,一战复旦金融专硕失败,二战三跨考生,现已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D组录取。两年的考研之路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自己的分数在录取的人里面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低,能被录取实力、运气、选择缺一不可,在这里面主要分享一下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成功上岸。
初试备考经验-专业课篇
我自己是三跨考生,本身是零基础的,所以对于专业课的学习还是有一些心得,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要不要报班的问题,我自己是报名了金程考研的辅导班,个人觉得报班学习是非常有用的,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同学,辅导班会让你更快的把大部分的考点梳理清楚,帮助你搭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金程的课程分为基础、强化、冲刺、模拟等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基础课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学习完基础课后,就能对大部分的知识点做到了解,加上暑期的选择题、计算题汇编,足够应对大部分的知识点。
上财431考试题型有三种:选择(30道共计60分)、计算(5-6道共计50-60分)、论述(3-4道共计30-40分),这里面选择题大多考察概念和辨析、但是也会有一些小的计算题(自2022届考研取消了计算器的使用,那么就需要对手动计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2023就考差了一道到期收益率的计算);计算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但是又很容易失分的地方,因为上财计算题考试风格这两年变化很大,飘忽不定,传统的计算(比如公司理财增卸杠杆)现在考察的频率变低了,新题更多的难点还是体现在对题目的理解上面,就是基本的计算组合,想要取得高分计算题的失误不能太多;简答论述,很难去押中题目(除非像2021年考察LPR这种比较大的问题),更需要个人对知识点或者实时热点的理解。下面我将详细说一下宏微观部分的学习(宏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微观:投资学、公司理财)。
宏观:书籍的选择还是以报考院校的指定书目为主,上海财经大学就是戴国强老师的《货币金融学》、奚君羊老师的《国际金融学》,这两本书都比较厚,要是自己看,花费的时间可能比较长,所以推荐先去听网课把每一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一遍,这样再去看书速度效率会更高。这里面推荐一个帮助梳理框架的软件-Xmind思维导图,在PC或者iPad上面均可使用,虽然做好这个需要花费时间长,但是可以串联知识点,由点及面才能为后续论述简答打下基础。(以下是思维导图的一部分)
微观:金德环老师的《投资学》、郭丽虹老师的《公司金融学》是指定书目,一般来说计算题(包括选择)的大部分内容都出自这两本书,最好是要把课本习题和课后练习做熟练,尤其是投资学课本后面的习题册,判断、选择可以帮助更好的理清楚概念。投资学与公司金融是有部分重叠的内容,可以在阅读的时候省去一些时间。《投资学》的重点在于前几章的理论(这一部分可能出现在选择题和论述题,比如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CML与SML、CAPM、APT模型等等)、久期计算、衍生品价格计算(与宏观套期保值有一定重叠)等等。《公司金融》的重点有理论部分(代理成本问题、投资决策方法的对比,比如:NPV与IRR、靠后章节的公司资本结构理论,比如: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等),计算包括了年金、利率的相关计算(多出现于选择题,出题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资本预算方面(比如设备的置换)、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计算(增卸杠杆,WACC法、APV法、FTE法计算公司价值等等),这些内容必须要做到对理论和计算都能非常清楚,保证答题的时候能拿下基本分数(一般来说这些部分出题不会特别难,所以与其他同学相比不能拉开差距)。
基于以上的四本参考书,还是会有一些遗漏,如果有报班的情况下,可以参考辅导机构发的材料,可以做到补充(省去了自己找的时间)。如果没有报班,可以参考一下其他学校的书目,比如罗斯《公司理财》、博迪《投资学》(这两本书是非常出名,个人感觉整体看下来是非常耗费时间,所以不用全看,以学校指定书目为主,如果有些地方有理解不到位的可以查找相应章节,当然这两本书都有卖的的配套习题与答案,推荐做一下)、约翰霍尔的《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易刚的《货币银行学》(这个比较简单易懂,如果开始备考较早,可以先去看一下)。
专业课的复习与数学差不太多,两门课都是150的满分,分段复习的时间一定要给足,前期(7月前)主要听课+看书+做书上的习题,等到暑假(7-9)就可以系统的练习选择题和计算题,一般来说是足够应对大部分的知识点,也能帮助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理论(资本结构的理论与计算)。强化阶段结束以后,就可以开始背诵简答论述了,辅导机构会有一些背诵手册,这里面的内容非常详细。对于跨考生来说,这一部分比较困难,这里建议梳理自己的一个答题框架(是什么-怎么来的-有什么影响-你的看法\建议),然后根据框架再去填写相应的内容,使得答案更丰富。简答论述的范围很广,不仅有课本上的理论(近些年来考察纯理论的题目几乎没有了,总会多多少少跟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还会有往年、当年的热点话题,全部熟练背诵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必焦虑,从材料中选择一自己比较好记的点,尽可能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基本上就可以达到一篇论述或者简答的要求。这里面要非常注意一点:越到后期,留给政治和专业课背诵的时间越多,不要太沉迷于背诵,一定要保持每天做计算题的手感,毕竟这一部分的分值才是最大的,也是最容易拉开分差的地方。
最后,说说对于真题的使用,真题永远是了解考试出题动向的第一手资料,真题从网上或者辅导机构都可以获得,基本上在前期的复习中都会接触一些,比如选择题和计算,做对只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和数学一样,了解清楚每一个选项考察的知识点。这一部分可以等到暑期强化阶段结束,以套卷的形式去做题总结,加上辅导机构的模拟考试,保持手感即可。
—————————————————————————————————————————————
初试备考经验-公共课篇
英语
我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六级510+,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与其他科目不同,英语的练习主要就是真题,不需要别的习题册,这样可以最大的利用好真题、作总结。词汇量上面六级与考研差距不大,主要需要学习的就是对长难句和选项的理解。
第一,长难句,这个在有足够的词汇储备作为支撑的情况下,稍微学习一下句子成分,做几个真题句型的分析就可以掌握了,不需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
第二,选项,考研阅读有三个部分:完形填空(20个选项,每个0.5分,共计10分)、阅读理解(四篇,每篇5个选项,每个2分,共计40分)、新题型(一般是7选5,共计10分),完形填空比较考察语法的理解、词汇的意思,难度会大一些,通过反复刷题,分析整理错因,还是可以取得8分甚至更高的分数;作为英语客观题的重点,阅读理解的正确率直接影响到英语的整体分数,20个选项错误在1-2个比较合适,留给后面翻译、作文的容错空间更大。考研阅读的选项是按照文章的顺序出题,不会有错误,市面上的阅读课程会把选项分析出几个题型,有一些技巧,但是个人的经验就是,除了文章主旨题(比如为本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需要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归纳,其他的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在文章对应的段落里面找到答案,原文中有明确提到或者换了一种说法(比如:第一道题,一定是在第一段,最多第二段中部,再往后即使选项里面有提到,一般也是错误的)。我个人是记不住太多的题型分类和解题技巧,所以觉得这个方法是最可靠的和高效的,当你找到答案时,可以将句子勾画出来,方便你对答案时进行纠正,看看自己找的这个思路是否正确,也可以在考试时有空余时间进行检查。一句话,任何选项为什么要这么选,一定要有依据。阅读只需要真题就足够了,如果专业课和数学压力比较大,可以把英语阅读的学习放在7、8月开始,10年以前是不分英语一和二的,可以从01做起,可以明显感觉到10年以后难度是降低的,所以如果前十年的正确率不高,也不要气馁,专注于练习分解长难句和分析选项就可以了。英语一、二的阅读难度个人感觉差距不大,如果学有余力还是推荐都去做一下,比如完形填空。记得留下2018-2023的真题,在冲刺阶段做模拟,这个过程一定要计时(我自己模拟一般全部的客观题做完需要90-100分钟,能留出一半的时间给翻译和阅读),不然就会有考场上做不完的情况。
翻译:这一部分个人推荐,自己去做然后根据答案修改就可以,翻译的课程感觉作用不是很大,英语一是五句话进行翻译,比较考察对长难句的分解;英语二是给你一段话(故事),讲究对语言的整体和连贯性,需要注意的是:1、说人话(不要有翻译腔,倒装改主动,比如“被”少用);2、对于实词千万不要遗漏,因为这是考研英语中很重要的采分点。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分数还是比较理想的。
作文:作文包括大、小两个作文。
(1)、小作文一般是应用文(各种书信、告示、纪要等等);大作文是图表或者图画作文(自2022年改革以后,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考到)。很多同学都喜欢去背模板,这个要注意,模版是拿不了高分的!!!对于小作文的开头结尾、大作文的开头,这些常用的句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中间的内容一定要自己贴合题目要求去写,一般来说,小作文去写书信或者纪要都会有明确的内容指导你去写,保证不出语法错误的情况下,多用小短句(当然,词汇还是要高级一点),这样表达会更加流畅,可读性增强。
(2)、对于大作文,坚持一个结构-总分,比如,图表作文(折现、柱状、表格等等),第一段:描述图表内容(趋势、数据,如果数据过多可以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写出来,最大值最小值等等);第二段:写自己的理解(图表或者图画背后的原因),可以采用总体思想(为什么)+补充说明(举例子)的方式来写,如果原因不太好写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写一写自己的建议(比如改进措施,但是这个有风险);第三段:对自己的分析作总结。图画作文的写作方式与图表基本一致,只需要把第一段的描述做一个改动(比如,图画各个细节,人物、地点、对话等等)即可。
任何作文背诵范文是前提,可以借鉴一些好的表达方式用在自己的作文里面,但是重点是自己练习,买一些作文答题卡,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来,找一对一或者朋友来改一下表达,动手练习一定要有,背诵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数学
数学可以算上最重要的科目了,150分的满分占比非常大,成功录取的人大多数是数学功底比较好,往往可以靠数学取得不小的优势,所以非常推荐能够早点开始复习数学,一方面可以将基础打牢,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另一方面则要为后期政治和专业课的背诵腾出时间。
基础阶段(6、7月之前):这个时间段,需要把三个部分的基础概念过一遍,牢牢记清楚,主要是跟着相应的老师听课,做所用教材的习题。
强化阶段(10月之前):这一阶段也可以适当延长,因为强化其实就是将基础的概念和题型综合起来出成一道题,可能解题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步骤和方法,一句话来说,就是综合性增强、学会怎么运用知识去解题。强化阶段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作为支撑,首先就是听课,把课堂讲义的习题要毫无遗漏的练习,直到你能熟练掌握为主(最好的评判标准就是,不仅要看到题目有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这道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对应了书本上哪一章的内容,当你可以做到这个程度,这道题就可以不看了);其次就是做手头的习题册。一天里面听课+回顾复习+做完对应章节的题目可能就要花去5个小时甚至更多,所以很难把前面的学过的也一起复习了,有遗忘是很正常的,我个人是三天一个周期:高数-线代-概率论这样循环,每周留出一天时间来复习自己一周学习过的内容,这个方式可以帮助更好的把遗忘的部分捡起来。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在强化阶段听完课+做完讲义习题+习题册,不管是哪种类型,都是对单一块或者单一点的知识进行练习,等着强化阶段结束以后做真题、模拟卷的时候可以更顺利。
冲刺阶段(10月-12月):这个阶段就是做模拟卷和真题,虽然市面上有些真题是按照章节、知识点分类的,但是个人更推荐一套一套做,这样可以更快地适应考场做题的节奏。有很多同学想必都很好奇是否要做一个错题本,我个人的建议是单独整理太耗费时间,最好用便利贴或者其他的方法在错题上面做记号,及时多次复习即可。模拟题的重点就在于查缺补漏,将学习到的知识补齐,锻炼做题速度(最开始的时候或者遇到比较难的试卷,规定时间答不完很正常,不要太慌乱),在考试前多多模拟,按照严格的考试时间和态度对待每一次的模拟。
最后,是对我自己的数学考试的一些失误总结,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这次分数比我预期的要低10分左右,因为在考试之后对过答案,选择填空只错了一个,证明题的第二问没有做出来,其他的大题自我感觉是良好的,但是出来的结果比较低,说明大题的计算、步骤等方面还是不够严谨,在考场上如果太紧张就会有遗漏,不同地区和年份都或多或少有压分的现象,北京上海这两个考研热门地区更是如此,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细节(比如关键的推导过程)和计算(算错)方面一定要平时非常注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分数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太多,数学即使不能成为你的优势科目也要保证能和大多竞争对手在同一起跑线上,否则是没有办法上岸的。
政治
7月开始,听一些网课,购买相应的辅导教材,听课+做笔记+对应章节的肖1000题,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四个部分,马原的理解是最难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琢磨比对;史纲和毛中特有部分重合,反复记忆即可;思修部分也是同样的方式,背诵。做选择题的方法就是多多练习,保证对每个知识点熟练。
等12月肖4肖8出版,每一套选择题都需要细致的做清楚,重点是选项里面的内容,以及如何排除干扰项的能力,因为这两年的选择题与模拟卷的风格差异还是很大的,主要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选择题是重中之重
最后两周,集中时间去背诵肖4肖8的分析题,不一定能够全部押中,但是可以让你在考场上做到有话可写。以上就是对初试的一些心得感受,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
| 本文由金程考研学员吴同学原创,转载务必表明来源!
以上是【金融硕士考研网】小编整理“2023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伯克利方向公共课+专业课超详细经验分享!”的相关内容,大家在金融硕士考研备考过程中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400-700-9596,希望能给各位同学的金融硕士考研之路提供助力,在你通往成功彼岸的路上,别忘了还有我们全程陪伴!
金融专硕考研备考相关问题了解咨询!